麻豆视传媒短视频app

|

学院新闻

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淑静为2025级新生讲授专_x0008_题党课

8月24日上午,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淑静以“初心如磐·历久弥坚——身边的外院人”为题,在第二教学楼102室为学院2025级新生讲授党课。党课以外语学科发展与外院人精神传承为主线,通过学院优秀党员师生的事迹,展现外院人服务国家、胸怀天下的使命与担当。院党委副书记冯美娜、学院军训领队教师与新生共同聆听,学习活动由专_x0008_职辅导员李龙盛主持。

党员教师:初心不改,使命在肩

党课伊始,李淑静从外语学科与国家发展的高度契合讲起,结合多位优秀党员教师对立德树人、国家发展、文明传承的贡献,激励新生树立远大理想,夯实专_x0008_业基础。

胡壮麟教授是我国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奠基人。年少时亲历民族苦难,立志苦学外语、改变国家命运。自1952年入党以来,他始终听从党组织的安排,在不同岗位默默奉献。44岁时通过选拔赴澳留学,师从语言学大师韩礼德。归国后主导编写《语言学教程》,成为几代外语学子的启蒙教材。退休后,胡老师仍坚持学术研究与青年培养,身体力行,老有所为。

仲跻昆教授作为阿拉伯语界的泰斗,将一生奉献给中阿文化交流与翻译事业。在他看来,“人类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翻译史”,而阿拉伯文学更是一块待雕琢的璞玉。他深耕教学与学术,提出“从广博到精深”的治学路径,鼓励学生超越老师、勇攀高峰。作为一名党员,他始终怀揣赤子_x0008__x0008_之心,将个人事业与国家需要紧密相连。

赵振江教授历时叁载,远赴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,主持《红楼梦》西文版的校译与定稿。面对语言与文化的重重障碍,他与当地学者协作推敲,尤其对诗词部分字斟句酌,终将这部文学巨着呈现给西语读者。他说:“文化交流宛如架起心灵的彩虹”,而外院人正是这彩虹的筑桥人。

李淑静指出,外语人肩负着让中国走向世界、让世界读懂中国的时代重任。她勉励同学们以前辈为榜样,扎根学术,锤炼本领,胸怀家国,勇担使命。

青年群像:以语为桥,以行证道

从党员教师波澜壮阔的一生,到新时代外院人不辱使命,由远及近,李淑静通过五组青年群像,生动展现外院青年在志愿服务、国际传播、国防建设、社区服务、教育帮扶等方面的积极作为。

在2022北京冬奥会、冬残奥会上,外院志愿者人数居全校_x0008__x0008_之首。他们凭借专_x0008_业的知识、语言的技能、艰苦的训练,在各个赛事场馆以及开幕式“致敬人民”环节,完美展现中国青年的风采。

在2023年“一带一路”高峰论坛中,40名外院志愿者累计服务近1500小时,在联络、会务、新闻发布等岗位展现专_x0008_业与担当。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、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等服务项目中,也活跃着外院多语种志愿者的身影。

携笔从戎在外院已成为光荣传统。迄今已有14名同学参军入伍,服役于陆、海、空、火箭军等多个兵种。同学们在军营锤炼自我,返校后继续在学习、生活、工作中发挥骨干示范作用。

自2010年起,外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连续16年在北京市第一福利院开展“老人英语班”。志愿者自主备课,围绕日常对话、古典诗词、红色经典等主题开展教学,青春伴夕阳,同学们与平均年龄超80岁的学员结下深厚情谊。

自2020年以来,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携手湖北恩施州来凤县举办的“燕园来凤”线上助学项目已开展至第五期。外院志愿者通过一对一辅导、云参观、趣味阅读等形式,为湖北来凤县学生提供学业支持与陪伴,累计服务超2500小时。

外院人始终将“世界在我脚下,祖国在我心中”的精神内核融入实际行动。李淑静书记寄语新生,传承外院红色基因与学术传统,坚定理想信念、磨练专_x0008_业本领、勇担时代使命,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,在奋斗中书写无悔青春。

文案 | 杨溢

图片 | 杨蕊嘉